報道全球第二大零售巨頭家樂福再傳欲出售中國區(qū)業(yè)務的消息,而這次被傳的接盤者是華潤。雖然昨日雙方對此事都予以了否認,但業(yè)內人士向記者表示,即便傳言為真,這筆交易也再正常不過,“畢竟現(xiàn)在家樂福在中國的發(fā)展已經走入瓶頸,近年來又遭遇了包括價格欺詐、渠道費等各種風波,其股東可能對此項投資的貢獻度有所保留。”實際上,在外資超市相繼出現(xiàn)業(yè)績不振的消息時,國內超市品牌的拓展則大有后來居上之勢。 家樂;貞Q堅持在華投資 據媒體報道,商務部有意促成華潤接手家樂福中國區(qū)業(yè)務。家樂福相關負責人昨日對新快報記者表示,“家樂福肯定會堅持在中國的投資,并堅持每年20-25家的開店速度。”而華潤萬家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,沒有聽說過此事。 家樂福自1995年入華,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超市之一。2000年左右進入發(fā)展的黃金期,其憑借“本土化”策略,在門店數上一直位居外資超市的榜首。 直到2006年開始,家樂福相繼出現(xiàn)受賄風波等一系列事件后,日子也沒那么太平了。特別是到了2009年底,價格欺詐、收取高額渠道費用、供應商斷供等風波又相繼而來,其在中國市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。 其間,家樂福中國區(qū)業(yè)務要出售的消息也一直未斷,傳出的接盤者包括沃爾瑪、康師傅集團、中糧集團等。 家樂福法國或掀裁員潮 事實上,不僅僅是中國業(yè)務被傳要出售,家樂福巴西的業(yè)務也被傳要出售。其今年第二季報顯示,期內銷售額為217億歐元,其中法國下滑2.1%,歐洲下滑3.5%(不含法國),拉美上漲2.7%,亞洲漲14%。其中,中國的擴張驅動銷售增長。 雖然被傳出售的兩個市場均有不俗的增幅,但記者注意到,家樂福目前的營收仍以歐洲及本土業(yè)務為主,占比達69.66%,而亞洲僅占10.42%,中國是亞洲市場的支撐,占比63.88%。巴西則是拉美市場的主戰(zhàn)場。如果家樂福放棄巴西及中國業(yè)務,就意味其要全面收縮其在歐洲以外的戰(zhàn)線。此前,家樂福已經退出了日本、墨西哥、俄羅斯和泰國等市場。 昨日,法國權威媒體報道,家樂福將在其法國總部裁員500-600人,以削減成本和扭虧。更有消息稱,明年還將有兩波500人的裁員計劃。同時,為重振歐洲市場,家樂福將計劃融資30億歐元,并可能從土耳其、印尼或者波蘭等非戰(zhàn)略國家撤出以騰出更多的現(xiàn)金。 國內超市品牌加碼擴張 近來在沃爾瑪、家樂福、樂購這全球零售前三大巨頭紛紛傳出在華境遇尷尬的消息時,國內超市品牌卻反而在快速跑馬圈地。資料顯示,僅去年一年,華潤萬家在國內就新開了61家大賣場,7家Ole'和4家blt。其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,今年廣佛地區(qū)將新開4家門店,下半年廣州市區(qū)內還將增加包括花城匯店在內的3家大賣場,而社區(qū)超市目前已增加了20家。與此相比,家樂福在廣州最新的一家門店是2005年開的金沙店,而沃爾瑪最新的一家是2010年開的白云新城店。“未來將是國內超市品牌的天下。” 第一商業(yè)網CEO黃華軍對記者表示,“現(xiàn)在家樂福已經不像往日了。隨著近幾年遭遇的各種問題,其總部可能會覺得中國市場的利潤貢獻有限,特別是外資零售在中國已不再享有優(yōu)惠政策。” 家樂福近年全球戰(zhàn)線收縮情況 2006年退出韓國市場 2009年撤離俄羅斯市場 2010年退出已競爭10年的日本市場,同年又退出意大利南部市場 2011年賣掉泰國所有門店 2012年6月宣布退出希臘市場 家樂福廣州門店一覽 門店開業(yè)時間 萬國店2002年 康王店2004年 金沙店2005年 員村店2005年 新市店2005年 本文來源:新快報 記者陸琨倩 2012年8月28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