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如成,雅戈爾集團董事長,打造了中國服裝第一品牌,而后又頻頻走上資本運作之路,被評為最“不務正業(yè)”的企業(yè)家。
“我以前是農民,我的正業(yè)是農業(yè)。后來我辦服裝廠,一開始生產襯衫,這已經(jīng)是不務正業(yè)了。在襯衫廠到一定規(guī)模后,我又想引進西裝生產線,生產西裝,這對于襯衫廠來說,又是不務正業(yè)。至于房地產,實際上我們做得很早,1992年就開始了,所以說這個‘不務正業(yè)’由來已久!
——對有人對他“不務正業(yè)”的評價,李如成如此笑答。
浙江在線09月27日訊雖然李如成現(xiàn)在是叱咤風云的成功商人,但記者初見他時,更多的還是感受到了他那依舊淳樸的農民氣質,黝黑的皮膚,憨厚的笑容,步幅不大但異常穩(wěn)健。
然而,正是這個外表樸實的農民,在改革開放的30年里,打造出了中國服裝第一品牌;現(xiàn)在他又頻頻涉足資本領域,意圖演繹“雅戈爾”新的創(chuàng)富神話。
服裝大王
在雅戈爾集團一間古色古香的會議室里,李如成打開了話匣子。
1979年,現(xiàn)在的寧波鄞州區(qū),那時的鄞縣石碶鎮(zhèn),成立了一家青春服裝廠。
說是工廠,其實只是一個蝸居于戲臺地下室的小作坊,幾臺家用縫紉機是用2萬元知青安置費買的,尺子、剪刀、凳子是工人自帶的,主要為別的廠加工背心、短褲、袖套之類的小玩意。
一年后,從上海下放到鄞縣務農15年的李如成,被安置到青春廠,先是拉板車運磚頭當小工,后被任命為裁剪組長。然而由于受到市場沖擊,廠里業(yè)務斷檔,100多名知青面臨失業(yè)。
就在這個岌岌可危的時刻,李如成站了出來。他偶然聽說東北有一家廠要尋找合作伙伴,便主動請纓前去聯(lián)系。幾經(jīng)周折,終于攬下了這筆12噸面料的加工業(yè)務,讓小廠起死回生。
從那以后,李如成逐漸顯露出了經(jīng)營才能。后來擔任廠長后的短短兩三年間里,工廠就獲利數(shù)百萬元,掘得了寶貴的第一桶金。
YOUNGOR(雅戈爾)是“青春”兩個字的英文名稱。李如成說,“雅戈爾”既有“青春”廠的歷史延續(xù),又寄托著對未來的期待。1990年8月,與澳門南光公司組建合資廠,一個全新的中外合資企業(yè)雅戈爾制衣有限公司宣告成立。
人們常常把服裝企業(yè)歸屬于夕陽產業(yè),然而李如成依然把服裝產業(yè)做得紅紅火火。雅戈爾襯衫近十年保持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