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
享
務
|
不久前,星巴克悄悄漲價了。 就在中國對手瑞幸咖啡用平價咖啡一掃市場的形勢下,這一輪漲價顯得格格不入。星巴克是有多大的底氣在各種競爭者、替代品迭出的環(huán)境中逆勢而為? 恐怕不是靠產(chǎn)品。 2018年第三財季,星巴克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額減少了2%,經(jīng)歷了近九年來第一次下降,全球同店銷售額僅增長1%。 11月2日,星巴克公布了2018財年第四季度財報,數(shù)據(jù)顯示其第四季度總凈營收為63億美元,與去年同期的57億美元相比增長11%,然而,第四季度凈利潤為7.558億美元,與去年同期的7.885億美元相比下降4.1%。 銷售業(yè)績放緩,星巴克采用了和蘋果一樣的策略:不能賣更多,那就賣更貴。 蘋果正在遭遇市值大跌,估計星巴克也不遠了。這個縱橫多年的咖啡界大佬,終于要從中國市場的神壇走下,并步入可怕的中年危機? 危機一:逆勢漲價 經(jīng)常去星巴克的消費者都會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27元/大杯的美式咖啡漲到了28元,原來28元/中杯的拿鐵咖啡漲到了29元。 從11月6日起,星巴克針對中國內(nèi)地銷售的手工調(diào)制濃縮咖啡、茶瓦納與星冰樂品類的部分飲品價格上調(diào)1元,同時,此次漲價還覆蓋了線上外賣業(yè)務“專星送”。 就此次漲價,星巴克方面解釋說,公司在中國的定價策略是長期的,此次漲價與上次時隔了2年半,是在對租金、物流、門店設施、人力、產(chǎn)品研發(fā)和顧客體驗創(chuàng)新等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和綜合考量后制定的。 可以看到,星巴克提及的主要是運營成本,并沒有提到原料價格因素,事實上這部分的成本也增幅不小。據(jù)筷玩思維(ID:kwthink)了解,星巴克在全球范圍都在主動管理原料咖啡豆的成本,根據(jù)星巴克首席財務官在四季度業(yè)績會議上的說法,該公司90%的2019財年的咖啡豆價格已經(jīng)提前鎖定。 但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,在全球范圍內(nèi)消費品領域都出現(xiàn)了小幅度的價格上升。石油價格上漲導致運輸成本增加,使得食品出現(xiàn)了價格上漲,單單咖啡豆成本的穩(wěn)定還是難以抵消其他原料價格波動因素。 星巴克這樣的大型公司,只有靠漲價來緩和成本上漲的壓力,推動業(yè)績增長。 星巴克上一次在中國市場漲價是在2016年6月,更早的一次漲價則是在2012年,主要的咖啡飲品上調(diào)了1到2元。漲價不算高頻,幅度也不大,對于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影響并不大,但是,卻拉開了它與更多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的距離。 這部分消費者,正是新咖啡零售品牌、本土咖啡品牌們力爭的那部分人群,也是未來最廣闊的那一片市場。 失掉了這部分市場,未來星巴克可能只有靠更頻繁的漲價來拉動業(yè)績了。 危機二:打破會員制度利好 其實,比漲價更早且對”星粉“影響更大的是會員制的變化。 11月1日,星巴克悄悄地在其中國官網(wǎng)發(fā)布了一則公告:從12月5日起對會員計劃“星享俱樂部”進行調(diào)整。 按照新條款規(guī)定,如果使用星巴克APP上綁定的星禮卡,消費40元就可以獲得一顆星,但其他支付方式仍為原來的50元一星。 這樣看起來,獲得積分“星星”似乎是更容易了,只要將自己的星禮卡綁定APP就可以。但再往下看:如果連續(xù)3個月內(nèi)累積的星星達不到升級資格,這三個月累積的星星會自動消除。而原會員計劃里,累積星星可以維持一個賬戶年度不清零。 也就是說,三個月里必須多次消費,才能累積足夠的星星升級,零星的消費不會被攢下來,清零之后從頭再來。 星巴克不僅在鼓勵使用星禮卡消費,還在鼓勵高頻消費。但這種政策僅對于少部分人是利好的,對更多隨機消費的人群,星禮卡很容易就成了擺設。 星巴克新會員計劃看起來確實是在剔除非高頻顧客:基礎的銀星會員將不再享有任何優(yōu)惠券贈送活動;對于高頻顧客也不太友好,降低了免費喝咖啡的福利:玉星和金星會員原有的買3贈1券和買10杯贈1杯咖啡的優(yōu)惠券也不再有。 對此,星巴克方面解釋的一個關鍵詞是“公平”。以前只有門店消費一個場景,買3送1、買10送1受益最多的可能是代購,現(xiàn)在有了更多官方渠道,消費場景和用戶習慣都發(fā)生了變化,需要有一套讓更多人都能受益的方案。況且,用消費次數(shù)來換積分,對購買杯子等高額產(chǎn)品的用戶也不太公平。 在筷玩思維看來,星巴克這種做法著實有些危險,一方面鼓勵高頻消費,一方面又剝奪千萬高頻消費咖啡的忠實顧客的權益,換取買杯子這樣非核心顧客的公平?本質(zhì)上,星巴克不是在拉新,而是在收割以往積累的用戶,并拋棄為數(shù)眾多的“羊毛黨”。 |
原標題:星巴克在華正遭遇的五大危機:逆勢漲價、打破會員制度利好... / 編輯:柳梅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