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
享
務
|
餐廳讓顧客自己定價,卻被吃垮了! 開了5家門店,堅持了9年時間,最終全部倒閉! 9年間被吃了200萬頓的霸王餐,賣身后也只收回了成本的6、7成,可謂慘淡收場。 這樣的“慈善餐廳”被吃垮了,到底是經(jīng)營出現(xiàn)問題還是人性禁不起考驗? 被吃了200萬頓霸王餐,5家店全關 “潘娜拉”餐廳于2010年開業(yè),它本是美國餐飲大佬潘娜拉集團做的一個社區(qū)性非營利性質的慈善餐廳。 目的是為了讓本地人們能在不同的經(jīng)濟狀況下,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,讓窮人也能吃上飯。 1 讓顧客自主定價 慈善餐廳主打的是讓每個人都得到平等尊嚴對待。 所以,潘娜拉慈善餐廳讓顧客挑選他們的食物,并且自己決定支付多少錢,有能力的可以比定價多付一些費用,一些窮人或者生活困難的人可以少付一些,以志愿者服務的方式換取食物。 并且餐廳希望有足夠多的客戶會支付比定價更高的價格來做慈善,以抵消為那些支付較少的客戶提供服務的成本,這樣一來,窮人的生活水平就得到了保障,以此達到慈善目的。 2 做志愿服務換取餐劵,顧客不買賬 理想很豐滿,但現(xiàn)實很骨感。 在創(chuàng)立慈善咖啡餐廳之初,人們出于“嘗鮮”心理,每天的利潤是比較可觀的。 但是,經(jīng)營了一段時間之后,人們的新鮮感漸漸消退,越來越多人開始支付很少的錢甚至不付錢。 付錢的顧客越來越少,吃霸王餐的人卻與日俱增! 面對這樣的“惡劣”局勢,餐廳開始鼓勵能力不夠的顧客通過志愿服務來獲取食物。 但是這樣的鼓勵顯然是無效的。 很多學生、窮人、流浪者都幾乎每天“打卡”來吃免費的午餐,卻很少會有人留下來做相應的志愿服務。 甚至有很多高收入的人群,衣著得體,在點了很多食物之后,也不會付錢。雖然服務員也十分不爽,但是也毫無辦法。 3 霸王餐一周限吃一次,卻依然被吃200萬頓 針對這樣不做志愿服務卻純吃霸王餐的情況,餐廳又做出了解決方案:就是限定每周最多只能吃一次! 但是這也沒有阻止餐廳敲響喪鐘。 根據(jù)統(tǒng)計,潘娜拉集團下的5家慈善餐廳在經(jīng)營的九年當中,一共提供了200萬頓的免費飯! 即使有母公司以及顧客的捐助,也實在是無力經(jīng)營,此前在美國不同城市共開了5家店,累計經(jīng)營了9年,最后一家店2月15日于波士頓宣告倒閉。 最后這個慈善餐廳被收購時,也只收回了成本的60%-70%,而且以后“潘娜拉”集團再也不會做免費的午餐! 讓顧客自己定價,為何難實現(xiàn)公益目的? 雖然餐廳有實力雄厚的“潘娜拉”集團撐腰,但是最后還是離不開所有店面都被吃垮了的現(xiàn)狀。 美國一些資深人士,從心理學和行為學上分別做了很多分析。 1 顧客不明資金流向,不愿掏錢 其實在慈善餐廳運營之初,母公司已經(jīng)做了很周全的資金疏通系統(tǒng),但是他們忽視了一個最直接的問題:教育客群。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副教授Ayelet Gneezy表示,消費者可能不明白這個慈善事業(yè)最核心是幫助窮人保持生活水準。 也就是說,他們不了解自己的行動會引起多大的反響,所以主觀上不會多付錢。 的確,餐廳的宗旨并沒有做到盡人皆知,并且整個慈善的過程和資金流動的去向顧客也很模糊,這就需要不斷的去教育客群,而事實上卻并沒有專門的人去宣傳和解釋資金流向。 因此“盡你所能”的支付模式,顧客自然很少買單。 2“代價模糊”,讓顧客不做慈善 哈佛商學院助理教授謝勒桑塔納表示:慈善餐廳這樣的模式,讓顧客不明白自己在買食物還是做慈善。 舉個簡單的例子,用一首付費歌曲做慈善,賣50元錢。顧客只能聽,不能切實“拿到”音樂,所以大家很明確自己的錢是在做慈善。 但是這樣的慈善形式轉化為食物的時候,大家切切實實拿到了食品,并且一口口吃進肚子里,顧客就會產(chǎn)生代價模糊的心里:我到底是在買自己的午餐還是在做慈善? 顧客產(chǎn)生了困惑和不適,絕大部分顧客就不會多支付餐費以外的錢去做慈善了。 這也是為什么只有不到20%的顧客選擇多付費。 慈善餐廳終究經(jīng)不起人性考驗? 其實,這樣的慈善餐廳在高素質社會的環(huán)境下來講,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。 但是,面對人性的不確定性,就連餐廳的創(chuàng)始人也對運營效果打了一個問號。 創(chuàng)始人公開表示,“這是對人性的有力研究,但是,人們會做正確的事嗎?”目前來看顯然是響亮的否定。因為在2013年開始,這家慈善咖啡店就只有普通咖啡店收入的60%! 因為有些人確實愿意去做慈善,并且用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,但還不足以使餐館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 從實際情況來看,這樣非盈利性餐廳模式下,吃霸王餐的人更多! 人性一直都是最復雜的,亦正亦邪,面對“免費”的誘惑,太多人選擇不斷刷新底線。 而“慈善餐廳”這樣的方式無異于用自身血淋淋的代價明白了一個道理:人性禁不起考驗。 小結: 放眼國內(nèi),也有很多有實力的大企業(yè)想要發(fā)展慈善事業(yè),這不僅會幫助企業(yè)引起更多正面社會效應,重點是會幫助很多人解決溫飽問題,是非常值得踐行的好事。 不過,做慈善餐廳也一定要注意經(jīng)營模式,就算不以營利為目的,也最好不能拿人性作為經(jīng)營的籌碼,因為,人性很難禁住考驗。 |
|
原標題:餐廳讓顧客定價 卻被吃垮、5家店全關 / 編輯:婉兒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