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
享
務
|
可能,你從未留意過超市里灣仔碼頭包裝袋上的那張頭像照,卻知道一去超市買水餃就買灣仔碼頭。 這個照片的女主角人稱“臧姑娘”,是位頂天立地的“水餃皇后”,她把一碗山東人的水餃,賣到了香港、賣到了美國,賣到了全世界各地愛吃水餃的顧客手里。 一、TVB“水餃皇后”的真實遭遇,現(xiàn)實一點兒都不浪漫 “過去已過去曲去但留心韻,問每段故事能不心內(nèi)印……”當這首《憶往事》響起塵封已久的熟悉旋律,你是否想起當年大眼睛的陳松伶演繹的“水餃皇后”的故事。1995年,這部劇一經(jīng)TVB推出就廣為熱播,尤其在香港、廣東等沿海地區(qū)引起熱議。陳松伶的原型,正是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灣仔碼頭水餃創(chuàng)始人臧姑娘。 臧姑娘本名臧健和,1945年出生在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。命運造化,她自小就是個苦命人。成長的記憶中幾乎沒有父親的蹤跡,有傳她父親當年去了臺灣后便杳無音訊,不管去了哪里,總歸從幼年起,這個家就只剩下母親苦苦支撐了。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。沒幾年,日照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災,臧健和跟媽媽、妹妹一起乞討到了青島才安頓下來。念完初中,臧健和就輟了學,在當?shù)匾患裔t(yī)院做護工補貼家用。 22歲那年,愛情來敲門,她遇到了一位來支援中國建設的泰籍華僑醫(yī)生。面對這段情緣,母親從一開始就有些擔憂,他的家畢竟在國外。見此,準姑爺下跪保證婚后絕不會離開青島,臧健和的母親才最終同意了。 年輕時的臧健和 婚后的生活一直很幸福,臧健和生了兩個健康乖巧的女兒。有一天,丈夫跟她說自己的父親去世了,他必須回泰國吊唁。由于事發(fā)突然,臧健和來不及辦理出國手續(xù),丈夫便一人走了。這一走,就是3年。 丈夫在泰國出了事?還是婆家出了什么事?等不了丈夫來接自己的許諾,臧健和跟兩個女兒辦理了出國手續(xù),直奔泰國的婆家。 一進門,她傻眼了。丈夫和婆婆好好的什么事也沒有,只不過多了一個跟她不相干的女人和小孩,那是丈夫的“小老婆”和私生子! 原來,這3年,丈夫躲著她和女兒是因為又娶了妻生了子。因為泰國允許一夫多妻,婆婆理直氣壯地告訴臧健和,家族必須要有男丁來繼承家產(chǎn),她和女兒可以留下,但一切都要聽夫家安排。望著婆家豪華的門廳,想想自家簡陋的小屋;看著婆婆望向?qū)O女嫌棄的眼神,再看看女兒怯怯地躲在她身后。臧健和只覺天暈地轉(zhuǎn),原來這一場情分,不過黃粱一夢。 第二天,臧健和就帶著女兒離開了泰國。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家里,她忍氣吞聲、吃多少苦都可以,可女兒不行,這個婆家雖然富庶,卻沒有一分一厘屬于她們。 那一年,臧健和32歲,女兒一個8歲、一個才4歲。從泰國坐船到香港中轉(zhuǎn),她久久地坐在碼頭,不知前途何路。青島是回不去了,那時民風還很保守,回去只會淪為別人的笑柄,給母親臉上抹黑。既然有香港的護照,那就在這里試試看吧?粗暧椎呐畠海敖『烷L長地嘆了一口氣:“從今天起,全靠你自己了。” 臧健和跟兩個女兒 女子本弱,為母則剛。臧健和用僅剩的幾百塊錢租了一間4㎡沒有窗戶的小房間,和女兒蝸居于此。不會講粵語,她只能干一些刷盤洗碗、搬運雜物的體力活。然而,厄運再次襲擊了她,一天,抱著幾十斤重貨物的她被人撞到,跌至腰骨裂傷。禍不單行,就醫(yī)時她又被查出糖尿病,不久,便被老板炒了魷魚。 體力活做不了,文化程度也不高,以后的日子該怎么過? 天不絕人路。身為北方人的臧健和,自幼會包餃子,有朋友來探望她,被她的餃子驚艷了,于是好心提議她去碼頭練攤,碼頭上南來北往的人那么多,一定有人愛吃餃子。 當時的香港,船運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,碼頭上人流聚集,有不少小攤小販。于是,病愈后的臧健和推著自己釘?shù)哪绢^推車,開始在碼頭叫賣水餃,她給自己的小攤起了個簡單的名字:北京水餃。 回憶錄中,她寫道“碼頭上的雜賣區(qū)是低層人謀生的舞臺”,她從不收水手和司機的餃子錢,大家也都當她是自己人。萬事開頭難,慢慢地,顧客多了起來,開始有南方人來買她的水餃吃,雖然聽不懂他們哇哩哇啦地說什么,但能看出來是夸她的水餃好吃。 但同時她也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客人把餃子餡吃掉,卻把餃子皮扔了,仔細詢問后,她才得知香港人與北方人的口味有別,北方餃子的口味是咸香和肥膩,香港人則偏愛清香和爽口,而且餃子皮要薄且有韌才算好。 必須要改良,才能在這個碼頭上生存下去。臧健和四處取經(jīng),嘗試了各種不同的原料搭配、揉面、壓皮的時間和力度;把肉餡的肥瘦比例進行了調(diào)整;豐富了之前只有白菜的蔬菜品種,最終搟出了薄滑軟韌的餃子皮、調(diào)出了清香爽口的餃子餡,但個頭不變,依然肚大餡足夠?qū)嵒荨?/span> 香港人講究,她又是個干凈人,按以前做護士的職業(yè)習慣來保持食品和器皿的清潔衛(wèi)生,每天都用消毒水、漂白水清潔。這種品質(zhì)意識在碼頭餐飲文化中是稀缺的,很快,臧健和的老客越來越多,曾創(chuàng)下6小時賣1000份水餃的紀錄,還上了報紙。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,臧健和給自己的招牌前面加了四個字——灣仔碼頭,以紀念這個讓她起步的地方。 二、千回百轉(zhuǎn),灣仔碼頭誕生記 1、人生第一次重大轉(zhuǎn)折:路邊攤變成了小工廠 厄運來的時候連著串,好運來的時候擋也擋不住。 1983年是臧健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轉(zhuǎn)折,一個偶然的機會,一個非常挑食的小女孩一口氣吃了她20個大水餃,孩子的父親親自找到了她,表達感謝之余請求合作。得知來者身份,臧健和吃了一驚,原來對方是日資大丸百貨公司的老板。要知道,大丸是第一家在香港插旗的日本百貨公司,擁有超級市場、百貨公司等多個經(jīng)營渠道,實力極其雄厚。 對方給出的條件是她來生產(chǎn),對方負責銷售。這簡直是天方夜譚,臧健和的全部生產(chǎn)線就是一輛簡易木車,根本供不了龐大的生產(chǎn)量。然而,對方?jīng)]有放棄,表示愿意提供超市牌照和工廠,但要求水餃的包裝要貼他們的商標。臧健和一口回絕了,她不是個小富即安的人,她看得更長遠,“如果我自己做出來的品牌變成日本人的牌子,一旦我的技術(shù)被學去,我的保障就完全喪失了! 經(jīng)過三番談判,最終,“灣仔碼頭北京水餃”的品牌保持了下來。這一合作,就是20年。 大企業(yè)資本和渠道的助力,讓灣仔碼頭從昔日的路邊攤變成了小工廠,同時,日本人的工匠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臧健和,她也第一次接觸到了冷鏈技術(shù),學習了很多先進的生產(chǎn)知識。當年,灣仔碼頭便不負眾望地成為香港冷凍食品第一品牌,全面占領(lǐng)了香港超市的新鮮水餃市場和30%以上的速凍水餃市場。 如前所說,臧健和是個有遠見的人,她不滿足于只做別人的供貨商,她要創(chuàng)自己的品牌。1985年,在那個萬元戶都不多見的年代,臧健和拿出200萬積蓄設立了首家灣仔碼頭水餃工廠,開始了批量化生產(chǎn)。后來,隨著規(guī)模的擴大又相繼開出3家工廠,并于1996年斥巨資建造了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1200㎡的現(xiàn)代化廠房,實現(xiàn)了生產(chǎn)力水平的飛躍。 日子過好了,虧欠家人的也盡力彌補了,可臧健和心中始終有個遺憾,那就是灣仔碼頭走不出香港。 當你在等待機遇的時候,機遇也在尋找你,關(guān)鍵在于,你準備好了嗎? 2、人生第二次重大轉(zhuǎn)折:跟哈根達斯成為親兄妹 1997年,美國最大的急凍食品生產(chǎn)商品食樂(Pillsbury)向灣仔碼頭拋來橄欖枝,意圖合作。然而,當在加拿大留學的女兒向她引薦的時候,她很是不屑:美國人會包餃子嗎? 但在參觀了對方的工廠之后,臧健和的態(tài)度來個180°的大轉(zhuǎn)彎,高級的研發(fā)中心、高科技機械……這才是食品業(yè)世界水平的高科技管理啊!當聽說一年的研發(fā)經(jīng)費就近億美金,臧健和驚得瞠目結(jié)舌,當即表示合作。 而最終為灣仔碼頭制定全球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、讓這一碗水餃走出香港的,是后來收購了品食樂的通用磨坊。2001年,世界500強企業(yè)、全球6大食品公司之一通用磨坊收購了品食樂,以此獲得了對灣仔碼頭的控股。由此,灣仔碼頭與哈根達斯一并,成為了通用磨坊的王牌產(chǎn)品。 時至今日,通用磨坊與灣仔碼頭的合作已近20年,可以說是跨國并購的一大成功案例。千禧年之初,中國的冷鏈設施和物流業(yè)并不發(fā)達,而通用磨坊的強項之一就是冷鏈,他們在中國投資了完整的冷鏈物流設施,幫助大型商超購置冷凍柜,以此助力灣仔碼頭。除設備先進、管理有序外,通用磨坊還是美國首家啟用HACCP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檢驗系統(tǒng)的公司,強勁的實力讓灣仔碼頭開始全面走進中國內(nèi)地冷凍食品市場,市場份額一度超過40%。 臧健和相繼在上海、廣州建立冷凍食品工廠,產(chǎn)品從水餃擴充到手工餛飩、湯圓、蜜汁叉燒包、一品奶黃包、燕麥蜂蜜饅頭等冷凍產(chǎn)品,并對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等幾個需求旺盛的國家出口,“灣仔碼頭”水餃開始走向世界。 很多人說她運氣好,對此,臧健和笑笑說:“都在碼頭上擺攤,有的人連小販都做不長遠,而我想就是做小販也要做最好的,日本人也好,美國人也好,跟我合作并不是我運氣好,而是我的餃子好! 2007年,通用磨坊在美國開創(chuàng)了灣仔碼頭炒菜系列,隨后推出了速凍晚餐盒,在這之前,美國還沒有一個做預制中餐的全國品牌。灣仔碼頭第一年就在美國取得超過5000萬美元的收入。 臧健和向山東大學贈送捐款支票,設立臧健和教育基金 根據(jù)通用磨坊發(fā)布的2019財年第二季財報,受哈根達斯和灣仔碼頭等在亞洲的增長驅(qū)動,通用磨坊當季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的利潤總額為1800萬美元,同比增長約6%,并被列為通用磨坊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表現(xiàn)的當季亮點。 灣仔碼頭和通用磨坊的合作印證了一句話:最好的合作關(guān)系,一定是互惠互利,而不是仰人鼻息、此消彼長。 三、牡丹嬌艷易凋零,苦寒來香最珍貴 生活就像爬山,今天我爬到了一半,但我并不滿足,我并不認為我成功了,因為我的前面還有人,一個企業(yè)家永遠不可以封頂。——臧健和 在很多人看來,臧健和可以功成身退了,年輕時吃了那么多的苦,該頤享天年了?伤z毫沒有退休的打算,無論是在品食樂時代,還是通用磨坊,臧健和一直留在灣仔碼頭深度參與企業(yè)管理,尤其負責她最擅長的產(chǎn)品開發(fā)。 中華廠商聯(lián)合會會長吳宏斌曾回憶與臧健和的初次見面,留給他印象最深的,是臧健和以宣揚中國飲食文化為使命的抱負,“她說,希望讓全世界的人有如認識美式漢堡包和意大利薄餅般,也認識中國的水餃。時至今日,言猶在耳”。 香港中文大學敬文書院臧健和堂命名典禮 為此,她的確做了許多嘗試,試圖將創(chuàng)意和新元素注入中國傳統(tǒng)食品中,例如廣東點心、云吞面、湯圓等,力求使灣仔碼頭立于國際舞臺。 對一個企業(yè)家而言,錢賺到一定數(shù)量后,其意義與紙無二異,他更在乎的,是品牌的生命力。 臧健和是個重情義的人,她辦廠以來,只開除過一個員工。 有一次她抽檢,發(fā)現(xiàn)了不合格的產(chǎn)品,便進行說教,豈料師傅竟不以為然地對她說:“反正咱們的品牌已經(jīng)出去了,隨便做做就行了。”臧健和聽到后很生氣,最終辭退了這個師傅。 “顧客是衣食父母”這句話沒有人能比她更有體會。當初,走投無路的時候,是這碗水餃救了她,她常對別人說:”顧客愿意吃你做的東西,你自己的飯碗里也就有了吃的。如果不尊重顧客,恐怕我現(xiàn)在還是一個小販!盀匙写a頭就是這樣一點一滴費盡心血,踏踏實實才有了今天。 “吃餃子的人在中國,我不走!——臧健和” 臧健和一生的經(jīng)歷,似乎與外國有著不解之緣。當年她從泰國落魄而歸,在彼時還是英屬殖民地的香港謀生,后來又和日本、美國的大公司合作,命運似乎一直在將她向外推。可她很清醒,自己是個中國人,就該有中國人的骨氣。 她資產(chǎn)高達百億,朋友勸她移民,她說:“吃餃子的人在中國,我不走!”起初日本公司和美國公司談合作,都被她拒絕過,她說自己一定要守著中國水餃的品牌。但在學習方面,她又是個開放的人,對國外的先進技術(shù)頂禮膜拜。 從整天賠笑臉的小攤販,到敢于拒絕大公司合作的小老板,再到站在巨人肩膀上虛心若谷的企業(yè)家,臧健和當真是個能屈能伸的大女人。功成名就后,她不忘回報社會,捐款助力公益事業(yè),帶領(lǐng)員工當義工,捐助貧苦學生,為下崗工人、大學生作報告,鼓勵她們自尊自強、艱苦奮斗,在山東老家,她帶頭成立了“濟貧救急基金會”,并在青島投資建立了非營利性老人院。 臧健和跟兩個女兒 她極其重視教育,女兒在加拿大留學,以優(yōu)異的成績畢業(yè)。她樂于捐助教育,11年前,也就是2008年4月,是她最后一次公開露面,多年的心臟病和糖尿病已使她無法站立,坐著輪椅,臧健和出席了香港中文大學敬文書院臧健和堂命名典禮——書院的多用途禮堂以其名字冠名。 “一個女人,在困難中的態(tài)度和意志會影響孩子一輩子。作為母親,千萬要有一點兒精神。——臧健和” 臧健和這人有點兒“軸”,當年她因疾無法工作的時候,香港政府的社會福利部門找到她,表示愿意為她提供公援金。每月的公援金相當于她之前打兩份工的工資,這意味著臧健和跟兩個女兒可以不再為生計擔憂。可臧健和拒絕了,她說:“我還年輕,有能力工作卻吃救濟,我覺得我辜負了自己,孩子也會因是救濟家庭而自卑,無法與其他孩子一樣成長! 氣不過黑心老板辭退她,她拖著病體訴訟法堂,最終得到了3萬元賠償金,卻在勝訴后又把錢還給老板,“我賺的錢該我拿,賠給我的我不要。” 艱難困苦,玉汝于成。兒時,母親堅韌的精神影響了她,后來,她又讓自己長成了一棵頂天立地的鐵樹,影響了她的女兒。 從一貧如洗帶著兩個女兒的單親媽媽,到一躍成為年賺六十億的成功女企業(yè)家,這中間40年的風云激蕩,區(qū)區(qū)幾千字,說不盡。 然而,惋惜的是,這位陪伴了許多8090后童年,如今又陪伴他們下一代的“水餃皇后臧姑娘”,于2019年2月8日,因病永遠地離開了我們,享年73歲。 微博微信上,大家通過各種方式緬懷著對這位水餃媽媽的悼念。 一位北京的網(wǎng)友留言:“北漂”的時候,加班很晚回到家時,我就給自己煮一碗灣仔碼頭,謝謝你,陪我走過那段時光。 一位來自中國臺灣的網(wǎng)友留言:“似乎灣仔碼頭也是一個文化符號,吃餃子不是南方人的習俗,有種串聯(lián)起大中華區(qū)的感覺,這種感覺很親近! 還有想皮一下的,“上帝想吃水餃應該叫外賣啊,不應該叫臧姑娘去。” 港媒說臧健和的傳奇故事印證著香港的獅子山精神。但這并不只是香港的精神,而是中國人、中華民族自強不息、勇敢拼搏的自由精神。 “料珍、味正、心意真”,在灣仔碼頭官網(wǎng),臧健和的照片依然伴隨這7個字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。我想,緬懷臧姑娘最好的方式,莫過于秉持她的精神,做好這個品牌,讓這碗水餃可以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! 后記 如果不是那一場婚變,臧姑娘也許只是一個相夫教子的好妻子,好媽媽。孟子曰: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、勞其筋骨、餓其體膚、困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。命運將她逼到一條風雨路上,回不了頭就只能風雨兼程地向前走。拼過風雨,終見彩虹。敬以此文獻給所有女性創(chuàng)業(yè)者,祝愿風雨創(chuàng)業(yè)路上,多一份關(guān)懷,少一分艱辛。 祝臧姑娘一路走好! |
|
原標題:她賣水餃年入60億!背后的真相令人感慨唏噓…… / 編輯:烙華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