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
享
務(wù)
|
現(xiàn)在有很多人或許覺得邵建明當(dāng)了一回“冤大頭”,向來精明的他,難道會計錯數(shù)?均價188元/平方米的租金,再加上營運成本和稅收等費用,起碼要以250元/平方米租出去才能保賺,這個難度可不是一般的高。 從買到租,不難看出邵建明對中華廣場情深意切志在必得,會不會是因為太想得到而一時沖動高價拿下?抑或是流行前線的日進斗金從而高估了陵園西商圈的掘金錢景? 其實看客們大可不必為邵生操心,早年前流行前線的成功,已可看得出其人是個商業(yè)怪才。接下來海印一連串的商業(yè)地產(chǎn)項目,不僅證明了他的獨到眼光,也看到了他不同于一般操盤者的手法。業(yè)內(nèi)熟悉的人都知道,海印從不做虧本的買賣。這方面,邵生絕對是個“算死草”的老板。況且,珠玉在前——廣百租下中怡時尚近5萬平方米的面積,也達到了170元/平方米的租金,如今生意照樣紅火。 在邵生“算死草”的眼中,原來中華廣場的租值與市場價格仍然有相當(dāng)大的差距,這種差距值得他拿出旁人覺得“計錯數(shù)”的租金代價,整體盤下鄒老板手上的物業(yè)。商戰(zhàn)如弈棋,如果說陵園西商圈因為流行前線的火爆撬動了棋局的一角,那么,中華廣場今天落入海印之手,便是邵建明將整盤棋活起來的時候,在此,我們不妨設(shè)想海印出手的三種可能: 一、縮減甚至撤掉大型主力店,引進租金承托力更高的品牌。中華百貨“鐵定走人”,而占據(jù)了中華廣場最好位置、最大面積的吉之島也變得岌岌可危。如此黃金位置給吉之島低租金長期占據(jù),雖說是當(dāng)時中華廣場旺場的最大功臣,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,是商界一如政界不二的殘酷法則。或許是這位功臣該“功成身退”的時候了?墒勤s走如此人氣旺盛的主力店,對于邵建明來說也是極其危險的動作。那么,如何既提高租金又可以留住人氣呢?將吉之島面積大幅縮減并提租,將騰出來的面積租給同樣具有高人氣的零售商,比如H&M。 吉之島當(dāng)然也不是省油的燈,面對苛刻的條件大可甩手走人,這就要視乎其對中華店的重視程度。如果吉之島走人,邵建明或許還會另外引進一家大型超市,將其調(diào)高樓層以填補中華百貨的“尷尬位置”,那時又可再創(chuàng)一個最高樓層超市的記錄了。 二、吉之島撤出后不再引進其他賣場,海印完全可以自建百貨,引進如H&M等服裝專門店加盟。沒了吉之島這個“吸客輪盤”也沒關(guān)系,面對年輕的消費群,邵建明只要堅定走年輕路線,有經(jīng)過多年培養(yǎng),“就算去沙漠開店也誓死追隨”的海印集團忠實租戶,相信要搞掂2萬多平方米也是濕濕碎而已。 三、全場轉(zhuǎn)型為專業(yè)市場,主營數(shù)碼或電器或布匹等等。退一萬步說,如果嫌以上的做法都很麻煩,不僅要重新招商,還要進行多番周旋,索性來個一刀切,全部轉(zhuǎn)為專業(yè)市場也同樣可為。陵園西已是成熟的手機商圈,流行前線又聚集了大批的年輕消費者,在這個地方搞個大型的電腦城或者干脆將海印電器城搬過來,邵建明最輕車熟路了,而且還可以輕輕松松搞定租金大幅提升的問題,可以說是省時省事又省心。 不過要提醒的是,中華廣場還有另外一位業(yè)主——新星實業(yè),兩家之間必須協(xié)調(diào)發(fā)展才能互相借力一體繁榮。之前,兩大業(yè)主互扯后腿的事情時有發(fā)生;還有,如何迎接“宿敵”地王廣場的正面交鋒,要想將陵園西商圈做大做強,這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。 |
|
原標(biāo)題: / 編輯: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