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5月9日,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(fā)布 “2018年中國連鎖百強”名單。 據統計,2018年連鎖百強銷售規(guī)模為2.4萬億元,同比增長7.7%,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.3%,比上年增長0.3個百分點。連鎖百強門店總數13.8萬個,同比增長16.0%。去除便利店門店因素(含蘇寧小店),百強門店增速為9.1%,與上年持平。 連鎖百強銷售額的增長部分得益于全渠道業(yè)務的積極拓展。2018年,百強線上銷售業(yè)務增長55.5%,增幅超過全國線上商品零售增幅一倍以上;超市發(fā)、卜蜂蓮花、五星電器、永輝、美宜佳、百果園、中石化易捷等企業(yè)更是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長;去除線上銷售占比較高的蘇寧、國美、盒馬鮮生等企業(yè),百強企業(yè)線上銷售額平均占比達到2.6%,比上年提高0.8個百分點,其中超市業(yè)態(tài)占比為1.9%,比上年提高0.6個百分點。 大型超市增長乏力 作為快消品零售的主力業(yè)態(tài),大型超市普遍面臨坪效下降、盈利能力趨弱的困局,增長乏力。 2018年,以經營大型超市為主的百強企業(yè),銷售額平均增長2.5%,門店數平均增長3.6%,均顯著低于百強平均增速。同時,大型超市營運成本繼續(xù)上漲,員工薪酬總額上漲13.0%,房租上漲10.6%,成本占銷售比重在各業(yè)態(tài)中居于較高水平。 2018年,大型超市坪效平均下降8.0%,但人效提高4.9%,毛利率提高0.5個百分點,達到21.5%。通過管理優(yōu)化,減員增效,大型超市正在尋求逆勢增長。 百強中的國際零售品牌以經營大型超市為主。部分國際品牌統計數據顯示,2018年,外資大型超市的坪效平均下降4.0%,人效提高5.5%,毛利率達到23.2%,好于百強大型超市的平均水平。 國際零售品牌在導入全渠道零售方面不遺余力。2018年,外資百強線上零售額增長61.4%,比百強平均水平高出5.9個百分點。沃爾瑪將京東到家擴展到250多家門店,其促銷某日的線上銷售額比上年同日線上銷售增長5倍;家樂福與騰訊合作開展線上業(yè)務;永旺在中國設立零售數字化研發(fā)機構;伊藤洋華堂上線伊藤商城;宜家與微信合作推出“宜家家居快閃店”,線上業(yè)務覆蓋到149個城市;高鑫零售引入阿里淘鮮達項目,線上訂單累計超過4500萬單。 在資本合作方面,國際零售品牌也表現出積極姿態(tài)。高鑫引入阿里巴巴,家樂福引入騰訊,麥德龍?zhí)岢鲆Y計劃。永輝購入百佳,利群收購樂天。近兩年是外資零售企業(yè)與本土企業(yè)資本合作最活躍的階段。 百貨店艱難破局 2018年銷售額和門店數出現下降的百強企業(yè)中,以百貨店為主營業(yè)務的企業(yè)占到一半。2018年,百強百貨店總銷售額同比增長3.5%,門店數同比增長3.9%,線上銷售增長46.1%,均低于百強平均水平。毛利率17.4%,比上年下降0.2個百分點。雖然整體業(yè)績平平,但部分百貨店企業(yè)依然表現出較好的發(fā)展勢頭。 以信譽樓為例,2018年,該公司銷售額和門店數分別增長17.3%和13.8%,為立足三四線以下市場、采取買斷經營的百貨店企業(yè)樹立了標桿。 便利店增速遙遙領先 在連鎖百強各業(yè)態(tài)中,便利店增速遙遙領先。2018年,便利店百強企業(yè)銷售規(guī)模同比增長21.1%,門店數量增長18.0%,新增門店11944個,占百強新增門店總數的62.5%。 加盟是便利店門店拓展擴張的主要方式。2018年百強新增門店的加盟店占比超過三分之二,加盟店的平均投資回報期23.3個月,比上年略有縮短。移動互聯技術為便利店的日常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。2018年,門店運營和員工在移動端的管理工具正在得到廣泛使用。 |
|
原標題: / 編輯: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