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
享
務
|
禁食野生動物,作為野生動物消費利用大省的廣東率先修法“出擊”! 9日下午,《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(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)》(點擊此處查看征求意見稿全文)在廣東省人大官網(wǎng)掛出,面向社會征求意見。條例明確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其他陸生野生動物,包括人工繁育、人工飼養(yǎng)的陸生野生動物,以及有關法律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動物,并對違法食用行為大大提高處罰力度,食用者最高擬可罰款1萬元。 禁食范圍明確四類野生動物 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禁食范圍一致 省人大常委會此前專門緊急出臺決定,明確禁止濫食野生動物后,此次加緊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將有何不同?在下午的媒體吹風會上,條例修訂專班有關負責人表示,條例明確禁食四類野生動物,一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;二是三有保護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;三是所有人工繁育、人工飼養(yǎng)的陸生野生動物;四是禁止生產、經(jīng)營使用上述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,或者使用非食用性利用目的獵捕、人工繁育、購買的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。 值得注意的是,廣東省條例嚴格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《決定》確定的禁食范圍進行明確,未作任何擴大和限縮范圍。 條例明確禁食的范圍限于陸生野生動物,對于明確珍貴、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,條例提出適用漁業(yè)法等法律法規(guī)規(guī)定,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,屬于家畜家禽,適用畜牧法的規(guī)定。 對于對違法食用行為,條例新設處罰規(guī)定,要求包括對食用者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,對組織食用者處一萬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,這比現(xiàn)行條例大大提高了處罰力度。 部分繁育飼養(yǎng)陸生野生動物或可藥用科研 名錄將由省政府批準公布 目前條例明確禁食人工繁育飼養(yǎng)的陸生野生動物,這是否意味著所有繁育飼養(yǎng)的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使用?對此,條例征求稿開了一個“口子”,規(guī)定對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(wěn)定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,經(jīng)省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評估、廣泛征求意見后,納入人工繁育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,實行與野外種群不同的管理措施。 對于列入名錄的野生動物及其制品,條例規(guī)定,可以憑合法來源證明,按照縣級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核驗的年度生產數(shù)量取得專用標識,憑專用標識出售和利用,保證可追溯。這意味著列入名錄的陸生野生動物可以用以藥用和科研用途。 但名錄將嚴格管理“出入”,條例要求,人工繁育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,由省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制定、調整,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公布,并實行專用標識管理。 據(jù)了解,目前國家有關部委正在制定、調整相關名錄和配套規(guī)定,部分人工繁育、人工飼養(yǎng)野生動物可納入家畜家禽和經(jīng)濟水生動物管理,不受禁食范圍影響。 現(xiàn)行條例保護范圍過窄 各方希望盡快審議通過 廣東此次為何加速修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?對此,有關負責人解釋說,廣東是野生動物的資源大省、貿易大省、消費利用大省,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900多種,占全國種數(shù)10%左右,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進出口貿易額占全國三分之一。 此外,廣東民間有愛吃“野味”的傳統(tǒng),形成了較大的野生動物消費市場。部分群眾存在濫食“野味”的陋習,“野味”市場和貿易巨大,灰色產業(yè)鏈屢禁不絕;據(jù)統(tǒng)計,今年截至3月8日,我省查處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案件281起,收繳野生動物13367頭(只) 鑒于現(xiàn)行《條例》保護范圍過窄,大量野生動物未納入保護管理范圍。省人大常委會評估認為,有必要盡快修訂《條例》,適應新形勢下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新要求,健全野生動物交易和食用的監(jiān)管機制,在制度上補齊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短板和不足, 根據(jù)此前有關部門的調研反饋,目前各方意見一致認為,修訂草案稿相關制度規(guī)定符合新形勢下國家關于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新要求,體現(xiàn)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最新立法精神,具有廣東特色,希望盡快審議通過。 |
|
原標題:廣東率先修法禁食野生動物 違規(guī)食用最高擬罰1萬 / 編輯:婉兒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