巡店,巡店,巡店,沒有不巡店的零售商,那么既然大家都要巡店,巡店到底看什么呢?
不同崗位都是帶著不同的目的來巡店,運營巡店和陳列巡店看的東西一樣嗎?
今天就不繞圈子了,小編整理了巡店時要注意的要點,都來看看怎樣才能讓巡店更加的有效率吧!
1 看動線
首先在坐標紙上復制門店的布局圖(通常大型的門店都有布局提示圖,可以描繪或者拍照;沒有的話,可以大致繪制出來),然后有目的地挑選要跟隨的顧客,記錄下軌跡線、駐留點和時間、視覺疲勞處等。
然后研究別的門店在顧客主要軌跡線上的促銷行為、在動線變化處的品類過渡、在駐留點上的商品陳列以及促銷陳列和提示、緩解顧客視覺疲勞度的方法等。學習他人的優(yōu)點同時,找出不完善的地方改進。
2 看陳列
排面的位置,也是要講究的,在既定的陳列原則下,如縱向陳列、價格帶順序、同一品牌集中陳列等。
通常會通過在不同季節(jié)的一段時期內(nèi)不斷地調(diào)整單品的陳列位置,計算不同單品的銷售彈性、銷售占比彈性、貢獻度彈性等,從而為每個單品找到合理的陳列位置。
記住,并不一定是銷售最好的商品就得陳列在黃金位置上。
每個品類的商品,都可以找到能夠與之關聯(lián)和過渡的品類或商品的。建議店長建立每個品類商品的關聯(lián)關系和過渡關系表,從而更好地調(diào)整商品陳列!
3 看價格
不是看時點價格,而是看時期價格。
不斷地定期選擇某些敏感商品或特定商品,進行至少3個月的多次價格調(diào)整和跟蹤(其實每次的檔期降價商品,都是一次很好的價格試驗),在實施自己價格策略的同時研究競爭對手的價格策略!
4 看商品結構
看商品結構,看的是品類的寬度和深度。
品類的寬度,指的是品類的價格帶寬度。即某個品類的單品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的差價。
價格帶區(qū)間=(單品最高價-單品最低價)÷10
品類寬度太寬,指的是價格帶區(qū)間大于品類商品的最低價。這時候,我們須得淘汰最高價或者最低價商品,直至價格帶寬度低于最低價。
品類寬度太窄,指的是價格帶區(qū)間雖然低于本類商品最低價,但是由于價格帶寬度值太低,導致價格帶空白區(qū)間太多。這時候,我們就得考慮引進最更高價商品或者最更低價商品,以加寬價格帶。
價格帶寬度決定后,我們就可以研究品類深度了。品類的深度,指的是在不同的價格帶區(qū)間內(nèi)的商品的個數(shù)。它包括:品牌、規(guī)格、包裝、功能等。
當對自己的商品結構有了充分分析后,我們就會看自己門店的商品了,我們就知道我們在哪個品類的哪個價格帶區(qū)間的商品多了還是少了,我們需要在哪個價格帶區(qū)間引進或者淘汰多少個商品。
5 看顧客
跟隨顧客看動線之外,更多的是看顧客的購物籃。
購物籃分析的就是商品之間跨品類的關聯(lián)度。它用于關聯(lián)性促銷或者陳列配置。比如,最著名的“啤酒與尿布”。
對購物籃的分析很簡單,在每次做促銷陳列的時候,先根據(jù)促銷動機選擇促銷單品,然后針對每個促銷單品在某個銷售周期內(nèi)(通常是一個檔期)曾經(jīng)發(fā)生的客單進行羅列,找出同單銷售中出現(xiàn)頻率最高的單品,進行關聯(lián)性陳列。
對于有心的巡店,可以到標桿門店或競爭對手門店看顧客,最常做的是收集顧客丟棄的購物小票,整理并導入數(shù)據(jù)庫,研究它們的客單價、商品價格、購物籃等,學習別人的長處,分析自己的差距,找出對手的弱勢等。
6 看促銷
通常動機都是銷售下降了,目的都是為了提升銷售。
那么,我們就先得看看銷售額等式中的因子,是商號吸引力/商店吸引力/商品吸引力/客單價不夠呢,還是下降了,或者是哪個因子下降的比例最大?
弄清楚后,我們的促銷就有針對性了,就可以采取適當?shù)拇黉N手段或合理配置各種促銷資源,有目的地去提升某個銷售因子。也就不會頭痛醫(yī)腳了。
那么,如何看別人的門店促銷呢?
通常,我們都會收集競爭對手每一期的促銷手招,分析其促銷的目的性,研究他們采取的促銷手段,并現(xiàn)場考察促銷行為的有效性。
對競爭對手有效的促銷方式,直接采取拿來主義;無效的促銷方式,在今后自己的促銷設計中避免采用。
7 看員工
“看”員工,看表情、看神情、看激情。
從員工的神情和表情上看他們的工作狀態(tài),通過對員工的心理分析,從人性出發(fā)不斷完善制度規(guī)范,激發(fā)員工的工作激情。同時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員工存在的問題,及時溝通作出改變。
8 看氣氛
看門店的氣氛,主要看聽覺、視覺、感覺。
聽覺,主要指門店的背景音樂、導購聲、叫賣聲、促銷信息廣播等!
視覺,主要指燈光、色彩、POP裝飾等!
感覺,指溫度、空氣、空間感、親切感等。
門店的氣氛設計與布置,應隨著季節(jié)、促銷主題的變化而變化,烘托門店的銷售氣氛,突出促銷重點,并于不經(jīng)意間緩解顧客的購物疲勞度,使顧客徜徉于商品的海洋中,所聞所視都能渾然一體。
9 看設備
看設備,就是看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狀況!
設備管理的目標是,降低設備使用費用,如電費等;降低設備的維修費用,即降低維修率;降低設備的重置費用,延長設備的使用周期等!
門店的設備主要有:照明、空調(diào)、冷鏈等!
10 看衛(wèi)生
門店衛(wèi)生是門店的臉面,是門店正常運營的基本保障。
商業(yè)巡店就是這么回事!
陳列師必備巡店流程!
首先,牢記這個問題:巡店的目的是什么?
店鋪形象維護, 指導店鋪陳列工作,
糾正和調(diào)整店鋪的陳列, 調(diào)查陳列調(diào)整對銷售的幫助。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巡店的具體步驟吧!
1.出發(fā)前準備
1) 了解店鋪情況:地點、經(jīng)營者、營業(yè)員數(shù)量、年度銷售情況、近期暢銷款。 2) 準備陳列道具:魚線、卷尺、剪刀、美工刀、筆、筆記本、相機。 3) 準備相關資料:本季陳列指導手冊、陳列考核表。
2.到店溝通
1) 向店長了解本店近期的銷售情況、暢銷款。 2) 對店員進行陳列規(guī)范的抽查。 3) 檢查店員對本季陳列指導手冊的了解情況。 4) 對賣場各角度進行調(diào)整前的拍照記錄。
3.陳列檢查
【櫥窗】:
1) 櫥窗衛(wèi)生(模特、模特臺、背景、玻璃) 2) 衣服搭配(色彩、風格) 3) 模特組合(位置間距) 4) 櫥窗燈光(亮度、色溫、照射角度)
【賣場】:
1) 賣場衛(wèi)生(地面、貨架、流水臺、模特) 2) 流水臺陳列 3) 貨架陳列(人模、掛裝、疊裝陳列) 4) 陳列道具的擺放 POP的張貼 5) 燈光(亮度、色溫、照射角度)
【貨品】:
1) 服裝是否有破損? 2) 扣子和拉鏈是否到位? 3) 吊牌是否隱藏在服裝里面? 4) 側掛和人模陳列服裝是否已經(jīng)熨燙整理?
4.問題總結 1) 召集所有店鋪人員,總結本店陳列的優(yōu)點和缺點。 2) 讓店鋪人員自我表述調(diào)整方案。 3) 總結并闡述最后調(diào)整方案
5.陳列調(diào)整1) 將店鋪人員編組,由公司陳列人員帶一組人員進行實際調(diào)整。 2)對賣場陳列進行調(diào)整。 3)對櫥窗陳列進行調(diào)整。 4)對燈光進行調(diào)整。 5)賣場清潔。
6.資料收集
1) 對賣場各角度進行調(diào)整后拍照記錄。 2) 在賣場陳列實施記錄表填寫實施人姓名以及實施時間,一式三份。店鋪,AD部,陳列部各一份存檔。 3) 回公司后進行調(diào)整記錄存檔。
|